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

期末報告:FOUCAULT AND EDUCATION DISCIPLINES AND KNOWLEDGE 從傅柯的觀點看教育研究

一、傅柯與教育
        人類個體間的潛能與特性有其個別差異,藉由教育的過程,個人方得以擴展其不同面向發展的可能性。受教育的主體是在學校的環境中被形塑出來的,透過師生的互動、教材的提供及行政系統的運作,學生得以建構自我;然而學校並非封閉的環境,教育與政治、經濟和文化均有密切的關係。
        傅柯認為主體是由知識與權力所建構而成的,學校中師生間的互動以及學校行政系統的運作背後都有著權力的關係。而學校知識的提供與其內容的決容也與權力有關,如:是誰決定教材的內容?面對權力無所不在的教育情境,剖析校園中的權力與知識的關係不但有助於了解教育體制背後之運作,更可進一步發現教育環境中所加諸於各主體(校長、老師、學生等)之不必要限制。
        傅柯認為主體是在現實環境的知識與權力運作下被形塑而成的。而在教育的主體下之學生亦是經由多元的社會制度下,被形塑、教育。
教育學科透過學科知識的建立,研究教育活動的權力運作關係。其中教育活動及可視為師生互動、學生受教育的過程。學生、老師等被視為研究主體,透過檢查、監督、考核等一系列的方法得出資料後,經過量化的統計分析和詮釋形成一套標準模式,以此解釋或預測主體在教育活動中的發展過程與結果。此一研究過程蘊含著分類與標準化的權力運作,這套標準亦融入教學活動中。
這種學科的專業化建立,建構出許多標準化指標、步驟、策略。形成一透教育體制,進而影響教育的實踐。
二、教育研究的主體  
        教育研究的主體除了學生外,另一部分即為教師。透過對權力運作分析之教育研究所建立的教育理論和原理原則,發展出許多不同的教育理念、政策。
這些教育理念或政策也帶出了所謂的有效教育和優良教師的條件,進而影響到師資培育的過程,教師必須受過相關的培育訓練,才得以成為合格、優良的教師。
就教育研究所蘊含之學生主體、知識與權力之關係而言,教育研究以學生主體為研究對象,透過對學生的觀察、記錄、分類、解釋與標準化的權力運作後,建立教育學相關理論原則。這些原理原則進一步影響學校教育之方式與教師培育。
        學校是教育主要運作之場預,以傅柯的權力觀點,權力發生於局部的運作中,因此學校是觀察教育中權力運作最佳對象。
教育的目的為引導學生具有正確的觀念和行動,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中,為權力之控管技術。教師對學生的控管即是在建構學生正確行動的領域,透過教師的行動來修正學生的行動,並引出正確的行動,而教育的最終目的在於學生自我管治,以能規範自我行為為目標。
三、規訓權力下之學校教育  
        學校教育透過規訓權力的實施,包括時間與空間的分配,其次則是層級監視、考試、分類、獎懲與規範化等。這些權力的運作目的在使學生成為有用而馴服的個體,使之能成為社會之公民。然而就學校教育而言,這種規訓權力下之校園空間規劃的標準化、師生間不平衡之關係、教育體制過度強化的分類系統、教育過程的標準化、同質化等作用極有可能限制學生自主發展的可能性。
四、對於教育研究之啟發與省思
1在教育研究方面,教育研究應重視研究過程中所蘊含的權力關係,同時在研
究設計上思考採用系譜學的權力分析方法在教育內容上,應留心課程規劃、決定及執行過程中的權力運作
2在教育方式上,教育應避免淪為一種規訓權力的訓練;在教育改革上,應重視現實情境中的權力運作,並採取由下而上的改革模式,以求落實改革理想。
3達成學生、教師之自我形塑:
建立開放自由的環境,重視開展主體個別性的教育目標。重視學習內容的開放性與多元性並開啟多樣的學習管道。有助於教育主體積極主動塑造自我、並實踐自我。
4教育研究的結果若一成不變地應用於教育情境中,便可能形成一套僵化的標準,進而塑造出一群標準化的學生。因此應視研究主體之不同,調整其教育理論的應用,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運用不同的評量工具,以賦予學生更多的彈性空間與創造自我的可能。
五、結論
教育目標大致可分為兩類
1教育與社會的關係而言,在於培養公民,即社會化。
2就教育與個人的關係,則在於主體自我的創造與發展。
傅柯對學校中知識/權力的運作之歷史-空間分析研究使我們了解教育主體所可能受到的支配作用。開啟了教育研究者研究方法上新的觀點,針對知識層面研究教育理論及學校各課程領域的內容發展進行分析,並著重教育與各學科建立互動之權力運作的系譜分析。
而在傅柯這種規訓機制及生命權力的視角下,教育研究之理論、教學法、課程內容、編排等及實務面之校園空間規劃、分級制度、考核方式等,有了相當大的影響。
   每個學生的背景不同、身心發展的速度亦有不同,教師應了解學生間的個別差異,根據個人不同的條件給予不同的指導與要求,避免以齊一的結果要求所有學生做到,如此才能達到適性教育的理想,使每個學生都有符合自己特性的發展。教師在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社會發展等變動變動的過程中,對於自己的角色的重要性,自我認同、角色地位、功能形成高度的共識,並自我形塑、提升專業形象。
    雖然傅柯強調主體應自主地塑造自我,但就義務教育階段而言,由於兒童正處於學習摸索階段,生活經驗不足,在自我判斷、選擇上有一定程度之困難。為了強調學生的自由自主,可能犧牲了社會生活所須的規範、知識的認知與訓練,亦可能忽略了教師的專業指導與經驗。因此在教育研究中控管與自主兩者間的權力關係調配,亦是教育研究之重點。

關鍵字:
傅柯、教育研究、知識/權力

參考資料:
中文:
1.傅柯:規訓與懲罰
2.後現代理論 批判的質疑
3.個人自主與教育
英文:
1.FOUCAULT AND EDUCATION DISCIPLINES AND KNOWLED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