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CAULT AND EDUCATION DISCIPLINES AND KNOWLEDGE
PART TWO Docile Bodies
本章透過歷史學者的研究方式,點出法國精神病學家於十九世紀建立之知識系統與英國教育學者們針對中等學校課程改革發展上之共同點。
雖然兩個學科知識於許多基本原則上不盡相同,但其皆可被置於規訓定義下之知識專業化(professionalization of knowledge)脈絡下討論。以下討論如何透過學科的專業化建置,達到規訓機制下之創造馴服個體的效果。
1.規訓的目標及創造出馴服的身體。
2.不論是學校教師或是精神病院的醫師,皆意識到唯有建立起完整的學科知識,完善的制度及評鑑方式,才能進一步的達到其目標(教化學生及治療精神病)
3.為了進一步了解十九世紀法國之精神病學及學校課程之共通性,有必要論述關於精神病學的發展史及學校課程的改革。
4.19世紀精神病學醫學史
(1)19 世紀初以前,精神病處置的場所大部分是家庭或者社區。19 世紀初以後,地方與中央政府開始負起照顧精神病患的責任,於是療養院數量逐漸增加。
(2)精神醫學尚未成為醫學專科。精神病醫生為一般開業醫師,並未接受任何專業訓練,亦無專門期刊與學會。
(3)19 世紀中葉之後,精神失常(insanity)已經成為法律所認定的一批專家所負責診斷、認定和處置的狀態。療養院也成為官方唯一認可的處置精神疾病問題的手段。
(4)強調「道德療法」(moral treatment),利用或藉助病患自身心理與理性官能進行治療,而非之前由外強加在病患身體上的禁錮。
(5)療養院與其他機構如學校、感化院、工廠等等,其實有其相似性。精神醫學的突破,即在於如何將道德治療這個「非醫學」的治療技術(規訓)轉變成醫學專業得以建立的基礎。
(6)精神醫學成為醫學專科,道德治療的使用,與療養院的崛起有關,於是
精神醫師變成所謂的「道德企業家」(moral entrepreneurs)
(7)1830-40 年代起,某些著名的精神醫師或開業醫師公開溝授精神病學,療養院也有訓練實習醫師與助手的課程。19 世紀中葉,精神醫師有了期刊與學會,19 世紀後半葉,英國的「醫學心理學會」開始將醫學生的精神醫學考試制度化。
(8)精神醫學的研究重心從法國轉移到德國。德國研究指出,精神醫學為腦部疾病的研究。精神醫師隨著精神醫學重新定為,從療養院的醫師,轉為大學的精神科教授。大學精神科的設立,提高精神醫師的社會地位。
5.學校課程的改革--以英國地理課程為例
地理不只是有關地圖、地球環境的教學,而更是扮演著將其他自然、人文科學落實到生活上的重要角色。英國的地理教育,致力於改善人們對於地理教育之價值未能備正確認識的情形。
(1)英國在1988年通過教育改革法案 (Education Reform Act 1988),明訂建立國家課程標準 (National Curriculum),並規定「地理」是國民教育階段的十項基礎科目之一,並持續地對課程標準的內涵進行修正。
(2)1998年初皇家地理學會-英國地理學者學會(RGS-IBG)與地理協會(GA)聯合召開「地理:對生活教育的貢獻」的會議,清楚說明「地理」對於當今各國所標榜的生活教育之重要性。
(3)面對社會及教育決策者對地理課程所提出的質疑,並做有以下之努力。
a透過地理協會出版專業書籍
b透過媒體傳達相關理念
c舉辦官方民間座談會
d製作電視節目
試圖協助各級地理教育工作者一起努力提升「地理」在社會大眾的形象。
(4)建立地理科系專業的形象
透過向學生介紹地理的方式,讓學生了解現行英國地理教育的內容。強調地理的教學方式活潑生動,經常配合當前議題進行討論,不同於以往制式的教學法,同時強調在地理課程中所能培養的技能與態度。
(5)英國的地理教育之改革,重新思考地理教育在國民教育階段的意義﹐同時積極轉變國人﹙包括對學生、家長、其他科目老師、校長、教育決策者、企業、一般社會大眾﹚對地理的刻板印象。對第一線的地理教育工作者而言﹙包括小學社會科教師、國高中地理教師、大專地理教師﹚此次的教改大幅提升其專業地位,使地理教育價值大增。
6小結:
本篇透過對法國精神病醫學史的發展及英國地理課程改革的過程之論述,指出了兩者之型態上相同之改革。學科專業化的過程中,專業知識體系的建立及評鑑機制扮演著關鍵之角色。除了有效達到規訓主體的目標(教化學生、治療病患),創造順服的身體,也助於該專業團體與國家、社會之互動關係。
關鍵字:
知識專業化、精神病史、學校教育、規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