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共和與平等觀的不可共量

  • Viroli, Maurizio. Machiavell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p. 4.

馬基維利對羅馬共和大加讚揚,並指出「貴族與平民間的衝突是自由得以保存的主因」,(1998: 126)自由公民具追求共善之共識,使城市免於腐敗。而各階層的平等將反映在法律上,法律與制度調節了貴族與平民各自的野心,同時照顧到貴族與平民的利益。自由、法治、平等及公民審議等元素使共和政體展現出穩定的特性。
  1. 然而,欲維持城市中各勢力均衡並使多元衝突成為常態,將牽涉到若干不可共量(incommensurable)的平等觀。若在異同之間未能面面俱到,該著重哪一方的平等觀?會是數量的平等或德性的平等?
  2. 倘若無法在數量及德性上維持適當比例,共和政體將會較君主政體及平民政體更容易覆滅。舉例來說,某勢力可能以某特定平等觀出發,以追求平等為名,顛覆現有政體,或以「量」壓迫統治的「質」。究竟數量及才德呈現均衡狀態的合宜安排如何可能?
  3. 若穩定、避免腐敗與流變是良好政體的必要條件,共和穩定與否又非人力可及,共和仍是值得追求的最好政體?馬基維利用力議論的共和理論仍值得讀者用力考察?

關鍵詞:平等、共和、最佳政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