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生活觀與政治學

  • Viroli, Maurizio. 1998. Machiavell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p. 1 (pp. 1-41)

一、摘要

  1. 研究方法。Maurizio Viroli為讀者指出理解馬基維利作品的可能路徑,即考察馬基維利身處的時代背景、生命經驗,描摹哲人的性情與生活觀,循此理解馬基維利之著作內涵及其關懷。
  2. 生活觀與神祇觀。馬基維利生逢亂世,對於人之處境的艱難、悲慘及無助深有所感。面對國家可能的敗亡、同胞的恐懼與困頓及流行於市的自私品行,他將政治視為帶領國家重獲新生的一帖解藥,保護同胞免受「至惡」(the greatest evil)折磨,不致失去自由或身陷戰爭與紛亂之中。(1998: 15-16)馬基維利在《君王論》第二十六章提及,「上帝不包辦一切,如此一來便不至於將我們的自由意志及應屬於我們的光榮奪去。」對馬基維利而言,命運難以捉摸,但人力可及的偉大功業仍值得追求和頌揚。天助自助者,神祇扮演著輔助角色,幫助強者完成開創、守成或重建之功,馬基維利甚至將完成前述功業之偉人稱作「政治上的神」(political God)。(1998: 23-24)開創與守成皆非易事,縱使統治者運用與傳統美德相悖的手段,上帝將諒解統治者的兩難。此為馬基維利有異於西塞羅及其他人文主義者之神祇觀最為關鍵之處。
  3. 統治者與光榮。談及馬基維利如何評價統治者,必先考究馬基維利如何看待「光榮」(glory)。世人常錯將「聲譽」(reputation)等同於「光榮」,但馬基維利對光榮的要求遠高於聲譽。Viroli指出,當馬基維利評論斐迪南二世締造的西班牙王國時,選用的詞彙是「聲譽」而非「光榮」。對此,馬基維利這麼解釋,「使訛耍詐以贏得戰爭,是件光榮的事;但論及背信棄義、違反條約者,即使篡奪了王位,也不值得任何榮耀。」(Discourses, III. 40)馬基維利甚至認為,人對光榮的愛好是驅使統治者完成創建共和國、引領城市追尋自由或將城市由腐敗中解救出來等偉大功業的唯一動力。(1998: 40)
  4. 政治與植樹。馬基維利以植樹的過程比喻政治:一個好的共和國就像健康的大樹,根、幹、枝、葉各司其職,將水分及養分輸送到樹身各部,避免枯萎和腐敗,共和國人民始得依宿樹蔭,幸福生活。統治者「植樹」仰仗對一地自然、社會、經濟、宗教與人民性情的深刻理解,此一整全性知識便是馬基維利理想中的國家技藝(art of the state)。

二、提問

  1. 若如馬基維利所言,好的共和國像是健康的大樹,誰來植樹?由誰及如何確保(和判斷)共和國中的每個角色如同根幹枝葉等器官正常運行?若為維持樹之健壯,植樹者當守法施為,或者應視情況所需,不擇手段?
  2. 能否及如何傳授植樹(治國)的技藝?儘管馬基維利可指出統治者該具備的種種品質(或某位古代偉人具備了哪項條件),但若無人能因《君王論》與《論李維》習得國家技藝,養成該有的德行,即無人能因來自羅馬史的教誨而成為好的統治者,此時政治與政治學之間的斷裂立現!

    關鍵詞:馬基維利、光榮、統治、政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